容易感冒的人群主要有免疫力低下者、长期压力过大者、营养摄入不足者、慢性病患者、婴幼儿及老年人。感冒通常由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传播,与个体免疫状态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1、免疫力低下者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长期熬夜、过度疲劳可能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导致机体对病毒的防御能力下降。艾滋病患者、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等因免疫缺陷也属于高风险群体。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等。
2、长期压力过大者持续心理压力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抑制免疫球蛋白分泌。教师、医护人员等高压力职业人群感冒概率较高。长期焦虑抑郁可能影响淋巴细胞功能,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压力,严重时需心理干预配合玉屏风颗粒等扶正类药物。
3、营养摄入不足者蛋白质缺乏会影响抗体合成,维生素A不足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屏障。极端节食者、消化吸收障碍患者常因锌、硒等微量元素缺乏导致免疫应答减弱。建议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必要时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营养素制剂。
4、慢性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吞噬功能受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清除能力下降,均易继发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患者循环功能减弱会影响免疫物质运输。这类人群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感冒时可联合使用连花清瘟胶囊、金振口服液等中成药。
5、婴幼儿及老年人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IgA抗体分泌量不足。老年人存在胸腺萎缩导致的T细胞功能衰退,鼻腔黏膜纤毛运动减弱。这两类人群在流感季节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可提前接种流感疫苗,出现症状时及时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银黄口服液等年龄适配药物。
预防感冒需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注意根据气温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居室定期通风换气,湿度维持在40%-60%有利于呼吸道健康。饮食上保证每日摄入300克深色蔬菜和200克水果,适量食用蘑菇、大蒜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食物。出现持续发热、脓痰等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