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接触有机磷中毒需立即脱离污染源并用大量清水冲洗,同时尽快就医。有机磷中毒可通过脱离污染源、清水冲洗、药物治疗、血液净化、对症支持等方式处理。有机磷中毒通常由农药接触、误服有机磷化合物、职业暴露、自杀倾向、意外事故等原因引起。
1、脱离污染源皮肤接触有机磷后,首要措施是迅速远离污染环境,脱去被污染的衣物。有机磷化合物可通过皮肤快速吸收,持续接触会加重中毒症状。衣物需用塑料袋密封丢弃,避免二次污染。若接触者为施药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现场。
2、清水冲洗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接触部位15分钟以上,水温以常温为宜。皮肤皱褶处如指缝、颈部需重点清洗。不可使用热水或酒精擦洗,以免加速毒物吸收。眼部接触时需翻开眼睑冲洗结膜囊,冲洗后覆盖清洁敷料。
3、药物治疗就医后医生可能使用阿托品注射液对抗胆碱能症状,氯解磷定注射液用于胆碱酯酶复能。重度中毒可能需要重复给药,需严格监测心率、瞳孔等指标。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视物模糊等副作用,需专业医疗团队监护。
4、血液净化对于重度中毒或合并肾功能损害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灌流或血浆置换。血液净化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有机磷化合物及代谢产物,需在重症监护条件下实施。治疗过程中需监测凝血功能、电解质等指标。
5、对症支持根据症状给予吸氧、气管插管等呼吸支持,控制抽搐可使用地西泮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等并发症。中毒后24-48小时为危险期,需持续心电监护,警惕中间综合征发生。
接触有机磷后7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促进毒物代谢。恢复期应多饮水,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从事农药相关工作者需规范穿戴防护装备,作业后彻底清洁皮肤。家庭存放农药须置于儿童无法触及处,并保留原始包装和说明书。若出现头晕、多汗、瞳孔缩小等可疑症状,须立即就医并告知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