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三类。急性咳嗽持续时间短于3周,亚急性咳嗽持续3-8周,慢性咳嗽超过8周。咳嗽还可分为干咳和湿咳,前者无痰或痰量极少,后者伴随痰液排出。
1、急性咳嗽急性咳嗽主要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常见于普通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患者可能出现咽喉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咳嗽多为暂时性。病毒感染是常见原因,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多饮水、适当休息有助于缓解症状。若咳嗽剧烈影响生活,可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口服液、复方甘草片等镇咳药物。
2、亚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常见于感染后咳嗽,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引起。患者咳嗽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伴有胸闷、气促等症状。治疗需针对病因,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同时可配合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减轻气道炎症。
3、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常见原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咳嗽持续时间长,夜间或晨起时症状可能加重。需完善肺功能检查、胃镜等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孟鲁司特钠片控制哮喘,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反流。
4、干咳干咳常见于咽喉炎、过敏性咳嗽等,患者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黏液。环境刺激物如粉尘、烟雾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抗过敏,或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镇咳。
5、湿咳湿咳多伴随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痰液可能为白色、黄色或绿色。细菌感染时痰液常呈脓性。治疗需促进痰液排出,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同时应多饮水,保持气道湿润。
咳嗽分类有助于针对性治疗,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粉尘等刺激。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辛辣食物。若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发热、胸痛、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慢性咳嗽患者需定期随访,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擅自使用镇咳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