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热属于常见不良反应,通常表现为低热、乏力,可能与疫苗反应、个体差异、潜在感染、免疫激活等因素有关。
1. 疫苗反应疫苗成分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时可能引起一过性发热,体温多低于38.5℃,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一般24-48小时内自行消退。
2. 个体差异儿童或体质敏感者更易出现发热反应,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变化,适当增加饮水,若持续高热需就医排除其他病因。
3. 潜在感染发热可能与接种时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有关,伴有咳嗽咽痛等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连花清瘟胶囊。
4. 免疫激活疫苗激活免疫应答可能导致炎性介质释放,若体温超过39℃或持续3天以上,需就医排除疫苗相关性发热综合征。
接种后建议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多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若出现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