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炎便血是否严重需结合出血量和伴随症状判断,多数情况下需及时就医。
小儿肠炎便血可能与肠道黏膜损伤、细菌性痢疾或轮状病毒感染有关。少量血丝附着于粪便表面时,通常由轻度肠黏膜破损导致,表现为轻微腹痛和排便次数增多。若出血呈鲜红色且与粪便混合,可能提示细菌性痢疾等感染,常伴有发热和里急后重感。
大量暗红色血便或果酱样便需警惕肠套叠等急腹症,往往伴随阵发性哭闹、呕吐和腹部包块。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血便多呈水样便中带血丝,易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患儿出现便血时应禁食刺激性食物,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便后及时清洁会阴部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