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大量喝水通常是不好的,可能引发低钠血症或胃肠不适。运动后补水应遵循多次少量的原则,每次饮水量控制在100-200毫升,水温以10-15℃为宜。
运动后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导致低钠血症,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甚至意识模糊。水分快速进入血液还会增加心脏和肾脏负担,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风险更高。一次性超过500毫升的饮水会刺激胃壁,部分人群可能产生腹胀、腹痛等反应,冰水更易引发胃肠痉挛。高强度运动后过量饮水还可能加重肌肉细胞水肿,延缓乳酸代谢,影响恢复效率。
运动后正确补水需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淡黄色可少量补充,深黄色则需增加补水量。建议选择含电解质0.5-0.7克每升的运动饮料,或自制淡盐水。补水速度保持每分钟3-5口,运动结束30分钟后可逐渐增加单次饮水量。马拉松等长时间运动需提前制定补水计划,每小时补液量不超过800毫升。
运动后出现头痛、呕吐或四肢无力需立即停止饮水并就医。糖尿病患者运动后补水可加入少量柠檬汁调节血糖,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高钠运动饮料。建议运动前2小时预先补充400-600毫升水,运动中每15-20分钟补水150毫升,运动后称体重补充丢失体重的150%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