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可能导致发烧,常见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升高程度通常较轻。感冒相关发热主要与病毒刺激、炎症反应、继发感染、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1. 病毒刺激:鼻病毒等感冒病毒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后,会激活免疫系统释放致热因子,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
2. 炎症反应:机体对抗病毒时产生大量炎症介质,可能引发低热反应。伴随咽痛、鼻塞等症状时,可使用氯雷他定、伪麻黄碱、右美沙芬等缓解症状药物。
3. 继发感染:感冒后继发细菌感染可能引起明显发热,常见于链球菌或肺炎球菌感染。若出现脓涕、持续高热需就医,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
4. 个体差异:儿童、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出现感冒发热,体温波动较大。家长需注意监测患儿体温变化,避免捂热导致高热惊厥。
感冒期间建议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体温超过38.5℃或持续3天以上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