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否需要药物治疗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判断。轻度抑郁可能通过心理治疗和生活调整改善,中重度抑郁通常需要药物干预。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神经递质失衡进行调节。常用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舍曲林片,以及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这些药物能改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症状,对伴随的睡眠障碍、食欲改变也有调节作用。药物治疗起效需要2-4周,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但多数会逐渐缓解。规范用药周期通常需要6-12个月,预防复发则需更长时间。
对于存在严重自杀倾向、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或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选择。但单纯依赖药物难以根治,需配合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干预。妊娠期、哺乳期及肝肾功能异常者用药需严格评估风险收益比。
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社会交往有助于康复。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避免自行增减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