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可能影响肝功能,轻度表现为转氨酶升高,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或肝衰竭。乙肝对肝功能的影响主要有病毒活跃度、肝脏炎症程度、纤维化进展、免疫系统状态等因素。
1、病毒活跃度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会直接损伤肝细胞,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需定期监测HBV-DNA载量,必要时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毒复制。
2、肝脏炎症持续炎症会导致肝细胞坏死,可能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可通过肝功能检查评估,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配合甘草酸制剂等保肝治疗。
3、纤维化进展长期慢性炎症会引发肝纤维化,表现为肝区不适、蜘蛛痣等。通过肝脏弹性检测评估,需抗纤维化治疗如扶正化瘀胶囊,严重时需肝移植。
4、免疫状态免疫系统过度应答会加重肝损伤,可能出现自身抗体阳性。需调节免疫平衡,避免使用加重免疫负担的药物。
乙肝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高脂饮食,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超声等指标,出现明显症状需及时肝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