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粘液囊肿可通过药物治疗、内镜手术、开放手术、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鼻窦粘液囊肿通常由鼻窦炎症、解剖异常、外伤史、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克拉霉素缓释片、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伴有感染时需联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2、内镜手术囊肿压迫重要结构或反复感染时,需行鼻内镜下囊肿切除术。该术式创伤小,可能与窦口阻塞、纤毛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常伴随鼻塞、头痛症状。
3、开放手术复杂囊肿或内镜手术失败者需采用柯陆氏入路等开放术式。通常与外伤后瘢痕形成、骨质异常增生有关,可能引发视力下降、面部肿胀。
4、定期随访无症状小囊肿建议每半年复查鼻窦CT,监测囊肿变化。生理性黏液排出受阻时可尝试鼻腔冲洗联合体位引流。
术后避免用力擤鼻及剧烈运动,保持鼻腔湿润,过敏体质患者需远离粉尘花粉等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