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ABO溶血病可能由母婴血型不合、母体抗体水平高、胎儿红细胞抗原性强、胎盘屏障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光疗、免疫球蛋白治疗、输血治疗、换血治疗等方式干预。
1、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为O型血而胎儿为A型或B型血时,母体产生的抗A或抗B抗体通过胎盘攻击胎儿红细胞。建议孕期监测抗体效价,出生后观察黄疸进展,必要时使用人血白蛋白辅助治疗。
2、母体抗体水平高既往输血或妊娠史可能导致母体IgG抗体滴度升高。家长需配合医生进行新生儿胆红素监测,光疗时可选用窄谱蓝光设备,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3、胎儿红细胞抗原性强A1亚型或B抗原表达强的胎儿更易发病。表现为出生24小时内出现进行性黄疸,可遵医嘱使用苯巴比妥诱导酶制剂,或采用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
4、胎盘屏障功能异常胎盘炎症或损伤导致抗体大量进入胎儿循环。需警惕贫血和核黄疸风险,当血红蛋白低于100g/L时考虑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胆红素超过342μmol/L需换血治疗。
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避免进食可能加重溶血的食物,定期监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发现嗜睡或肌张力异常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