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疫苗两针间隔通常为1个月。
手足口病疫苗主要用于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接种程序为两剂次基础免疫。第一针与第二针之间的间隔时间通常为28天至30天,最短不少于28天。接种时间安排需结合儿童年龄和疫苗类型,6月龄至3岁婴幼儿建议在6月龄后尽早接种第一针,满1个月后接种第二针。若因特殊情况延迟接种,两针间隔可适当延长但不宜超过2个月。疫苗需在相同接种部位完成全程免疫,通常选择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完成两针接种后可产生较高水平的保护性抗体,对EV71病毒导致的重症手足口病保护效果显著。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观察有无急性过敏反应,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局部可能出现红肿、硬结等反应,一般2-3天自行消退。发热超过38.5摄氏度时可物理降温,持续高热需就医。建议家长在接种前后保持儿童饮食清淡,多饮水促进代谢。完成全程接种后仍需注意日常防护,因疫苗仅针对EV71病毒,对其他肠道病毒无交叉保护作用。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养成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等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