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治疗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避免耐药性产生。
1、异烟肼是治疗肺结核的核心药物,能有效杀灭结核杆菌,通常每日口服一次,剂量根据体重调整。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药物性肝损伤。
2、利福平通过抑制细菌RNA合成发挥作用,常与异烟肼联合使用,每日空腹服用一次。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或皮肤过敏反应,需密切观察。
3、吡嗪酰胺在酸性环境中对结核杆菌有较强杀菌作用,通常用于强化治疗阶段,每日口服一次。可能引起尿酸升高,需注意监测并多饮水。
4、乙胺丁醇主要用于防止耐药性产生,每日口服一次,需定期检查视力和色觉,避免视神经炎等副作用。
治疗期间需注意营养支持,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类,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保持充足睡眠。定期复查痰涂片和胸部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肺结核治疗周期较长,通常为6-9个月,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不可擅自停药或减量,以免导致治疗失败或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