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透明水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可能与外耳道湿疹、外伤性鼓膜穿孔、中耳炎早期、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
1、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皮肤过敏或潮湿刺激导致渗出,表现为瘙痒伴透明渗液。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氧化锌软膏、硼酸冰片滴耳液。
2、外伤性鼓膜穿孔挖耳或气压伤导致鼓膜破裂,出现短暂清亮渗液。通常1-2周自愈,需避免进水,严重时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洛美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3、中耳炎早期感冒后咽鼓管功能障碍引发浆液性渗出,液体稀薄无色。多数通过鼻腔喷雾和咀嚼动作缓解,必要时使用氨溴索口服液、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排液。
4、过敏反应接触洗发水或耳饰材质后出现Ⅰ型超敏反应,伴耳周红肿。立即远离过敏原,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或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
观察3天无改善或出现耳痛、发热需就诊,日常避免使用棉签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