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剖腹产

剖腹产后第一次同房痛什么引起的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林丽丽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剖腹产可以做盆底肌修复吗

剖腹产后可以进行盆底肌修复。盆底肌修复主要通过凯格尔运动、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训练、阴道哑铃锻炼、专业康复指导等方式实现。

1、凯格尔运动:

通过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群增强肌肉力量。具体方法为模拟中断排尿动作,保持收缩3-5秒后放松,每日重复10-15组。这种自主训练不受分娩方式限制,剖宫产产妇在伤口愈合后即可开始。

2、电刺激疗法:

采用低频电流刺激盆底肌肉收缩,适用于自主训练困难或肌肉感知力差的产妇。需在医疗机构使用专业设备,每周2-3次,疗程通常为6-8周。该方式能有效激活深层肌纤维,改善肌肉张力。

3、生物反馈训练:

通过传感器实时显示肌肉收缩强度,帮助产妇掌握正确的发力方式。专业机构提供的生物反馈仪可量化训练效果,纠正错误用力模式,特别适合产后早期康复阶段。

4、阴道哑铃锻炼:

使用锥形哑铃置入阴道,通过保持器具不滑落来锻炼肌群。需从最轻规格开始循序渐进增加重量,每次训练10-15分钟。注意使用前后严格消毒,避免感染风险。

5、专业康复指导:

医院产后康复中心可提供个性化评估和方案制定。包含盆底肌力检测、腹直肌分离评估、个体化运动处方等,建议产后42天复查后开始系统康复。

剖腹产产妇需特别注意腹部伤口完全愈合后再开始盆底肌训练,初期避免腹压过大动作。日常可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饮食促进组织修复,如鱼肉、豆制品等;进行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改善血液循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便秘增加腹压;穿着产后专用收腹带提供腹部支撑。出现尿失禁或盆腔器官脱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结合磁刺激等进阶治疗手段。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霍乱 疼痛 白蛉热 黄褐斑 手足口病 老年性紫癜 桡神经麻痹 扁桃体恶性肿瘤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