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22mmHg属于临界偏高范围,需结合角膜厚度、视神经检查等综合评估。眼压升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房水循环异常、青光眼家族史、激素类药物使用、眼部外伤史、高度近视等。
1、房水循环异常房水生成与排出失衡会导致眼压波动,长期异常可能损伤视神经。典型表现为视物模糊伴虹视现象,可通过前房角镜检查确诊。临床常用前列腺素衍生物滴眼液改善房水引流,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等,需定期监测眼压变化。
2、青光眼家族史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具有遗传倾向,此类人群眼压耐受阈值常低于普通人。早期可无自觉症状,随病情进展出现视野缺损。建议每半年进行眼底照相和视野检查,必要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类滴眼液如噻吗洛尔滴眼液控制眼压。
3、激素类药物使用长期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诱发激素性青光眼,表现为眼压进行性升高。常见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需逐步替换为非甾体抗炎药如普拉洛芬滴眼液,并联合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布林佐胺滴眼液。
4、眼部外伤史眼球钝挫伤可能导致房角后退或小梁网损伤,引发继发性青光眼。伤后数月甚至数年仍可能出现眼压升高,需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房角结构。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激光小梁成形术或引流阀植入术。
5、高度近视眼轴超过26毫米者易合并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其靶眼压需控制在更低水平。常规检查可能低估视神经损伤程度,建议增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可考虑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或微创青光眼手术干预。
建议每日记录眼压波动情况,避免长时间低头、用力屏气等行为。饮食可增加蓝莓、菠菜等富含花青素的蔬果摄入,规律进行散步、太极等温和运动。夜间睡眠保持30度头高位,有助于促进房水静脉回流。若出现头痛眼胀、虹视现象应立即复查眼压与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