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水呛到可通过调整姿势、咳嗽排出、拍背辅助、避免说话、保持冷静等方式缓解。呛水通常由喝水过快、姿势不当、注意力分散、吞咽不协调、呼吸道敏感等原因引起。
1、调整姿势:呛水后立即停止饮水,身体微微前倾,帮助水流出呼吸道。头部稍微低于胸部,利用重力促使水从气道排出,避免进一步呛入肺部。保持姿势稳定,避免剧烈晃动。
2、咳嗽排出:呛水后本能地咳嗽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有助于将误入气道的水排出。不要抑制咳嗽,用力咳嗽几次,确保气道通畅。如果咳嗽持续或加重,需警惕是否有水进入肺部。
3、拍背辅助:旁人可帮助轻轻拍打呛水者的背部,从下往上、由外向内拍打,促进水从气道排出。拍打力度适中,避免过重造成不适。拍背时注意观察呛水者的反应,如有异常需立即停止。
4、避免说话:呛水后不要急于说话,以免再次吸入水或加重呛咳。保持安静,专注于呼吸和咳嗽,待气道完全通畅后再开口。说话时语速放慢,避免急促呼吸。
5、保持冷静:呛水时保持冷静,避免慌乱导致呼吸急促或动作失控。深呼吸几次,放松身体,按照上述步骤逐步缓解呛水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
日常饮食中避免大口喝水,使用小口杯或吸管,减少呛水风险。喝水时保持专注,避免分心说话或做其他事情。适当进行呼吸训练,增强呼吸道的协调性,降低呛水发生的可能性。
脑梗患者出现喝水呛咳可通过调整进食姿势、改变食物性状、吞咽功能训练、使用辅助工具、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脑梗后呛咳通常与吞咽功能障碍有关,可能由脑干损伤、咽喉肌群协调性下降、感觉反馈异常、假性球麻痹、食管括约肌失调等因素引起。
1、调整进食姿势采用坐位或半卧位进食,头部稍向前倾,避免仰头饮水。可使用防呛吸管控制流速,分次少量饮用。进食后保持坐位30分钟以上,减少食物反流风险。家属需观察患者吞咽时喉结运动是否协调。
2、改变食物性状将水调制成蜂蜜样稠度,或选择凝固粉增稠剂调整液体黏度。优先选择布丁状、果泥状食物,避免稀流质与干燥易碎食物混合。温度控制在40℃左右,过冷过热均可能诱发呛咳。
3、吞咽功能训练进行门德尔松手法训练提升喉部上抬能力,冰刺激口腔黏膜增强感觉反馈。重复进行空吞咽、声门闭合等动作练习,每日3组,每组10次。严重者需在康复师指导下使用电刺激治疗仪。
4、使用辅助工具选择带角度勺、防洒碗等适应性餐具,杯口加装缺口杯沿。重度吞咽障碍者需采用鼻饲管或胃造瘘保证营养摄入。定期评估吞咽功能,逐步过渡到经口进食。
5、药物治疗针对脑梗原发病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胞磷胆碱钠片改善脑代谢。吞咽肌张力异常可短期使用盐酸苯海索片,但需警惕口干等副作用。合并感染时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控制炎症。
脑梗后呛咳患者需定期进行吞咽造影评估,避免长期单一食物导致营养不良。家属应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进食环境保持安静减少干扰。康复期可尝试酸甜味食物刺激唾液分泌,配合针灸风池、廉泉等穴位。夜间床头抬高30度,预防隐性误吸。若出现发热、咳嗽加重需警惕吸入性肺炎,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