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和语言功能障碍。
1、突发剧烈头痛:
脑出血患者常出现突发性炸裂样头痛,多位于出血侧头部。这种头痛与普通头痛不同,往往在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伴随颈部僵硬感。头痛程度与出血量呈正相关,严重者可出现痛性休克。
2、呕吐:
约70%患者会出现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急剧升高有关。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胆汁。呕吐常与头痛同时发生,且不受进食影响,具有突发性和反复性特点。
3、意识障碍:
从嗜睡到昏迷均可出现,程度取决于出血部位和量。基底节区出血多表现为渐进性意识模糊,脑干出血则可迅速陷入深昏迷。部分患者会出现意识清醒期后再次昏迷的"中间清醒期"现象。
4、肢体偏瘫:
典型表现为出血对侧肢体完全或不完全瘫痪,肌张力初期降低后转为增高。内囊后肢出血可导致"三偏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脑桥出血可出现交叉性瘫痪。
5、语言功能障碍:
优势半球出血常导致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患者可能出现言语含糊、词不达意或完全不能言语,部分伴有吞咽困难和面瘫。非优势半球出血可能出现构音障碍。
脑出血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以降低颅内压。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呛咳。恢复期可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日常需严格控制血压,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头颅CT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