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完整性受损可通过保持清洁、促进愈合、预防感染、减轻压力和定期评估等方式护理。皮肤完整性受损可能由外伤、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感染或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保持清洁:每日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清洗受损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品。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拍干,保持皮肤干燥,防止细菌滋生。
2、促进愈合:使用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或芦荟成分的保湿霜,帮助修复受损皮肤。定期更换敷料,确保伤口处于湿润但不过度潮湿的环境,加速愈合。
3、预防感染:在受损皮肤周围涂抹抗菌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或氯己定溶液,预防感染。定期检查伤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异味等感染迹象。
4、减轻压力:对于长期卧床患者,使用气垫床或减压垫,减少皮肤受压。定期翻身,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
5、定期评估:每日观察受损皮肤的变化,记录愈合进度。若发现伤口恶化或感染迹象,及时就医,调整护理方案。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需要注重饮食和运动。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鸡蛋、橙子和坚果,促进皮肤修复。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或伸展,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