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儿科

孩子走上坡路慢不会蹦蹦跳跳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马保海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吃东西为什么要细嚼慢咽

吃东西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吸收、减少胃肠负担、预防呛咳和肥胖。细嚼慢咽主要通过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物粉碎度、延长进食时间、增强饱腹感、降低消化系统压力等方式发挥作用。

1、促进唾液分泌

充分咀嚼能刺激唾液淀粉酶分泌,该酶可分解食物中的淀粉为麦芽糖。唾液还含有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具有初步杀菌作用。口腔湿润度增加也有助于食团顺利通过食管。

2、增加食物粉碎度

牙齿研磨使食物颗粒更细小,比表面积增大后与消化酶接触更充分。尤其对纤维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机械粉碎可破坏细胞壁结构,释放更多营养素。坚果类食物充分咀嚼能避免坚硬碎片划伤消化道黏膜。

3、延长进食时间

大脑饱食中枢需要约20分钟才能接收到信号。细嚼慢咽延长用餐时间,使血糖缓慢上升,避免因进食过快导致的过量摄入。这种进食节奏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尤为重要。

4、增强饱腹感

反复咀嚼动作刺激口腔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向丘脑发送信号。食物在口腔停留时间增加会提升味觉满足感,减少后续加餐概率。实验显示同等食量下,咀嚼40次比15次能减少热量摄入。

5、降低消化压力

未充分咀嚼的大块食物会增加胃酸分泌需求,可能引发反酸烧心。细碎食糜进入小肠后,胰液和胆汁能更均匀混合。胃肠蠕动负担减轻,可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发作风险。

建议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用餐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上。幼儿和老年人因咀嚼功能较弱,可选择软烂食材或切碎处理。进食时避免分心看电视,专注感受食物质地变化。长期坚持细嚼慢咽习惯能改善营养状况,降低代谢性疾病风险,餐后适当散步也有助于胃肠蠕动。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扁平疣 脑囊虫病 人工授精 脑动脉狭窄 肾动脉闭塞 腭咽闭合不全 门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