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中毒可通过呼吸道刺激症状、眼部不适、皮肤反应、神经系统症状及血液检查异常等表现判断。甲醛中毒通常由短期高浓度暴露或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可能伴随头痛、咳嗽、皮肤红斑等症状。
1、呼吸道刺激症状甲醛中毒早期常表现为鼻咽部刺激感、打喷嚏、咽喉肿痛或持续性咳嗽。接触高浓度甲醛可能引发喉头痉挛或支气管痉挛,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此类症状与甲醛刺激呼吸道黏膜有关,脱离污染环境后多可缓解。若症状持续,需就医进行胸部X线或肺功能检查。
2、眼部不适眼部灼烧感、流泪、结膜充血是甲醛接触的典型表现。甲醛气体可直接损伤角膜上皮细胞,导致视物模糊或畏光。建议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并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症状。长期暴露可能引发慢性结膜炎,需通过裂隙灯检查确诊。
3、皮肤反应皮肤接触甲醛溶液可能出现红斑、丘疹或接触性皮炎,严重者发生皮肤坏死。甲醛作为半抗原可诱发IV型超敏反应,表现为瘙痒脱屑。局部可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涂,全身性皮疹需口服氯雷他定片。职业暴露者应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
4、神经系统症状长期低浓度甲醛暴露可能引起头痛、头晕、失眠及记忆力减退。甲醛可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功能,严重时出现震颤或共济失调。此类症状需与神经衰弱鉴别,可通过脑电图检查辅助诊断。建议脱离污染环境并配合营养神经治疗。
5、血液检查异常甲醛中毒者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等骨髓抑制表现。甲醛代谢产物甲酸可能干扰叶酸代谢,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确诊需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职业性接触者应定期监测血象指标。
怀疑甲醛中毒时应立即脱离污染环境,开窗通风并更换衣物。新装修房屋需保持3-6个月通风期,使用活性炭或空气净化器辅助吸附甲醛。孕妇、儿童及过敏体质者应避免接触含甲醛的建材、家具或化妆品。若出现持续咳嗽、视力下降或意识障碍等症状,须及时至职业病科或急诊就医,进行尿中甲酸测定或环境甲醛浓度检测以明确诊断。日常建议选择E0级环保建材,入住前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