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期间戴口罩可以降低传染风险,但仍建议避免直接抱宝宝。感冒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环境间接传播。
1、飞沫传播: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可携带病毒。虽然医用外科口罩能阻挡80%以上的飞沫,但仍有部分5微米以下微粒可能穿透。与婴幼儿密切接触时,建议保持1米以上距离。
2、接触传播:
病毒可通过沾染唾液的手部接触传播。戴口罩时容易因调整口罩动作增加手部污染几率。抱婴儿前需用肥皂水洗手20秒以上,特别注意清洁指缝与腕部。
3、气溶胶传播:
在密闭空间内,病毒可能形成气溶胶悬浮。N95口罩对气溶胶阻隔率可达95%,但普通医用口罩防护效果有限。建议在独立通风房间接触婴儿,每次接触不超过10分钟。
4、母婴垂直传播:
部分呼吸道病毒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哺乳期母亲感冒时,乳汁中分泌的免疫球蛋白能保护婴儿,但需注意喂奶时佩戴口罩并清洁乳房。
5、环境间接传播:
病毒在门把手、玩具等物体表面可存活4-12小时。患者接触过的物品需用75%酒精擦拭,婴儿衣物应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6小时以上。
感冒期间除严格佩戴口罩外,建议将婴儿交由健康家属照料。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并每日煮沸消毒,居住环境保持通风换气每日3次以上。可适量饮用生姜红枣茶促进发汗,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少病毒载量。婴幼儿若出现呼吸频率加快、拒奶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