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需注意隔离防护、症状监测、规范用药、饮食调整及环境管理。肺炎患儿可能由病毒、细菌或支原体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1、隔离防护患儿应单独使用餐具毛巾,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家长护理前后需规范洗手,患儿咳嗽时用纸巾遮挡口鼻。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可通过飞沫传播,隔离可降低家庭内交叉感染概率。
2、症状监测每日记录体温、呼吸频率及精神状态,观察有无鼻翼煽动、胸骨凹陷等呼吸困难表现。若出现持续高热、嗜睡或口唇发绀,提示病情加重需立即就医。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家长需保持警惕。
3、规范用药细菌性肺炎需遵医嘱足疗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等抗生素,不可自行停药。病毒性肺炎可配合使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中成药缓解症状。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4、饮食调整少量多餐给予米汤、蔬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甜腻食品。发热期间适当增加温水摄入,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哺乳频次。合并腹泻时需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5、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左右有助于呼吸道湿润。每日开窗通风两次,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患儿衣物以纯棉透气材质为宜,出汗后及时更换防止受凉。
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胸片观察肺部炎症吸收情况,疫苗接种需延迟至痊愈后两周。注意观察有无反复咳嗽等后遗症状,部分患儿可能需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营养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