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是否需要手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轻度患者通常无须手术,重度或出现并发症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胆囊切除术、胆囊造瘘术、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
对于无明显化脓、穿孔或胆总管梗阻的轻度急性胆囊炎,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配合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可有效控制感染。同时需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解痉药物如消旋山莨菪碱。
当出现胆囊坏疽、穿孔、化脓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或保守治疗48小时无效时,需考虑急诊手术干预。胆囊切除术是根治性治疗方式,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对于高龄、基础疾病多的危重患者,可先行胆囊造瘘术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缓解急性炎症,待病情稳定后再行二期手术。
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需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低脂普食,避免油腻食物刺激胆道。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或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复诊。平时注意规律饮食,控制体重,减少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有助于预防胆囊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