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伤可通过冷敷处理、保湿修复、药物缓解、避免刺激、就医评估等方式治疗。晒伤通常由紫外线过度暴露、皮肤屏障受损、炎症反应加剧、光敏性物质接触、个体差异等因素引起。
1、冷敷处理:
晒伤后立即用冷毛巾或冰袋包裹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低温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红肿灼热感,但需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冷敷期间可配合生理盐水湿敷,有助于降低表皮温度。
2、保湿修复:
使用含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的医用敷料或凝胶涂抹晒伤区域。这些成分能模拟皮脂膜结构,促进角质层水合作用。严重脱皮时可选用含维生素E的修复霜,每日薄涂3-5次。
3、药物缓解:
中重度晒伤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薄荷脑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外用制剂。系统性症状明显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但需注意抗组胺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
4、避免刺激:
恢复期需严格防晒,选择UPF50+的物理防晒衣物。禁止搔抓脱皮部位,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暂停使用含酒精、果酸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
5、就医评估:
出现大面积水疱、持续高热或意识模糊时需急诊处理。二度以上晒伤可能需进行创面清创,合并感染时需采集疱液进行细菌培养。
晒伤后48小时内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刺激,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外出时除防晒霜外应配合宽檐帽、太阳镜等物理遮挡,紫外线强烈时段尽量减少户外停留。皮肤完全修复前禁止使用美白类功效型产品,日常清洁建议选用弱酸性氨基酸洗面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