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损伤是否属于轻微伤需根据损伤程度判断,皮肤擦伤、轻度肌肉拉伤等通常属于轻微伤,而伴随严重肿胀、活动受限或开放性伤口时可能达到轻伤标准。软组织损伤主要有皮肤擦伤、肌肉拉伤、韧带扭伤、肌腱炎、血肿等类型。
1、皮肤擦伤皮肤表层与粗糙物体摩擦导致的损伤,常见于跌倒或碰撞后。损伤局限于表皮层时疼痛轻微,创面呈粉红色伴少量渗液。清洁消毒后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创面干燥即可自然愈合。若擦伤面积较大或污染严重,需就医预防感染。
2、肌肉拉伤肌肉过度收缩或牵拉导致的纤维部分撕裂,多发于运动时急转急停。轻度拉伤表现为局部压痛和轻度肿胀,休息后症状缓解。急性期可采用冰敷缓解肿胀,48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严重拉伤伴随肌纤维断裂时可能出现淤血和功能障碍。
3、韧带扭伤关节周围韧带因过度拉伸出现纤维损伤,常见于踝关节和腕关节。一级扭伤仅有微观纤维撕裂,关节稳定性正常;二级扭伤伴部分韧带断裂,关节出现异常活动度。需通过支具固定保护关节,严重者需磁共振检查评估损伤程度。
4、肌腱炎肌腱反复劳损引发的无菌性炎症,好发于肩袖肌腱和跟腱。早期表现为活动时局部钝痛,进展期可能出现静息痛和捻发音。治疗以休息和抗炎为主,慢性肌腱炎需配合物理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血肿皮下血管破裂导致血液积聚在软组织间隙,常见于撞击伤后。小型血肿可自行吸收,大型血肿可能压迫神经血管。伤后24小时内冷敷减少出血,后期热敷促进血肿消散。若血肿持续增大或伴剧烈疼痛需排除骨折可能。
软组织损伤后应避免过早活动患处,损伤初期可采用RICE原则处理,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恢复期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若出现持续疼痛、关节不稳或感觉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存在骨折或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