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可通过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鞋袜、避免共用物品、药物涂抹及饮食调节等方式改善。脚气通常由真菌感染、足部潮湿、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不良及营养失衡等原因引起。
1、保持足部干燥:
真菌在潮湿环境中易繁殖,日常需及时擦干脚部尤其是趾缝。洗脚后可用吹风机低温吹干,避免长时间穿湿鞋袜。选择吸湿性强的棉质袜子,每日更换并煮沸消毒。
2、穿透气鞋袜:
优先选择真皮或网面透气鞋款,避免橡胶鞋等密闭材质。袜子应选含棉量70%以上的浅色款,便于观察分泌物变化。夏季可多备几双鞋轮换穿着,减少鞋内积汗。
3、避免共用物品:
脚气具有传染性,需单独使用指甲剪、拖鞋、浴巾等个人物品。公共场所尽量不赤脚行走,健身房淋浴区建议穿防滑拖鞋。家庭成员出现症状需同步治疗。
4、药物涂抹:
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如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等。用药需覆盖整个足底及趾缝,症状消失后仍需坚持用药1-2周防止复发。
5、饮食调节:
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以免助长真菌繁殖,适当补充富含锌元素的海产品、动物肝脏增强皮肤抵抗力。维生素B族可改善皮肤代谢,推荐食用全谷物、深绿色蔬菜及乳制品。
日常可尝试绿茶泡脚辅助抑菌,每升温水加入5克绿茶煮沸后晾至40℃浸泡15分钟。运动后及时清洁足部,冬季取暖时注意避免足部过度出汗。若出现皮肤溃烂、渗液或发热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真菌培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