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得厉害伴随拉稀可能是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或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引起。主要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饮食不当、肠道功能紊乱、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1、细菌感染进食被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污染的食品可能导致细菌性肠炎,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绞痛、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可伴随发热。需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蒙脱石散等药物,同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餐具需高温消毒。
2、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常见于季节交替时,突发剧烈腹痛后出现蛋花汤样腹泻,可能伴有呕吐。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补液盐Ⅲ。注意隔离防止传染,腹泻期间选择米汤、软面条等低渣饮食。
3、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摄入过多辛辣刺激、生冷食物会刺激胃肠黏膜,引发痉挛性疼痛和糊状便。建议暂时禁食4-6小时,之后少量饮用温盐水,逐步过渡到馒头、粥类等清淡饮食。热敷腹部可缓解肠痉挛,避免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
4、肠道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因内脏高敏感性,在焦虑或受凉后易出现左下腹隐痛伴黏液便。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症状。
5、寄生虫感染阿米巴原虫或贾第鞭毛虫感染可能导致右下腹压痛伴果酱样便,粪便有腐臭味。需通过粪便检测确诊,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替硝唑片、双碘喹啉片等抗原虫药物。注意饭前便后洗手,避免饮用未经煮沸的泉水或河水。
出现严重腹痛腹泻时应暂停固体食物,每10-15分钟少量饮用含糖盐水补充体液。观察是否出现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婴幼儿及老年人需特别警惕。恢复期选择低脂低纤维饮食,如苹果泥、蒸蛋羹等,2-3天后逐步增加膳食纤维。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需通过粪便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用药。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高热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