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跳动慢通常由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影响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监测、实验室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
1、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房结发出的电冲动频率低于每分钟60次,可能与长期运动训练、低温环境或老年人窦房结功能退化有关。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黑矇。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无症状者通常无须干预,有症状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片或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必要时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2、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是心脏电信号在房室结传导延迟或中断,分为三度。二度以上阻滞可能与心肌炎、心肌梗死或退行性病变有关,表现为心悸、晕厥甚至阿斯综合征。一度阻滞通常观察即可,二度Ⅱ型或三度阻滞需使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片,严重者需植入永久起搏器。
3、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不足会降低心肌细胞代谢活性,导致心率减慢,常伴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治疗以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为主,剂量需根据TSH水平调整。患者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4、药物影响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钙通道阻滞剂如盐酸维拉帕米片,以及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片均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若心率低于50次/分或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5、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迷走神经过度兴奋会抑制窦房结功能,常见于运动员、长期焦虑人群或颈动脉窦敏感者。表现为夜间心率显著下降,一般无须特殊治疗。避免突然体位改变、屏气动作等刺激迷走神经的行为,必要时可短期使用山莨菪碱片。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饮食上适量增加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限制咖啡因摄入。定期监测静息心率,若持续低于50次/分伴头晕等症状,或出现超过3秒的长间歇,需立即心内科就诊。运动员或长期服药者应建立心率监测档案,记录每日晨起静息心率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