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内因子和电解质等。胃液由胃腺分泌,具有消化食物、杀菌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盐酸是胃液的主要成分之一,由胃壁细胞分泌,能够激活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同时提供酸性环境帮助蛋白质变性分解。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在盐酸作用下转化为胃蛋白酶,负责初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黏液由胃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形成保护层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壁的自我消化。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与维生素B12结合促进其在回肠的吸收。电解质主要包括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维持胃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日常饮食应注意避免过度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辛辣、油腻、咖啡和酒精等。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维持胃液分泌平衡。出现胃部不适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自行使用抑酸药物干扰胃液正常功能。
胃位于人体左上腹部,上接食管下连十二指肠,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
胃的主体在左季肋区和腹上区,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右侧。胃的形态会随体位和充盈程度变化,站立时呈J形下垂至脐水平,饱餐后可达盆腔。胃前壁右侧邻肝左叶,左侧与膈肌相邻,后壁靠近胰腺和左肾。胃底最高点平第5肋间隙,体表投影在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交点下方。胃小弯侧有肝胃韧带固定,大弯侧借胃结肠韧带与横结肠相连。胃的解剖位置相对固定,但瘦长体型者胃下垂时下缘可低至髂嵴连线以下。
日常可通过体表标志初步定位胃部:剑突下两横指为贲门区,脐上三横指为胃体中部。胃镜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确保胃排空。长期饭后剧烈运动可能引发胃下垂,建议餐后休息30分钟再活动。胃部不适时可用温热毛巾敷于左上腹缓解痉挛,避免穿紧身衣裤压迫胃区。记录胃痛发作与饮食的关系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突发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排除穿孔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