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脱出后可通过温水坐浴、局部用药、手法复位、调整排便习惯、手术治疗等方式消肿。痔疮脱出通常由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1、温水坐浴每日使用40℃左右的温水坐浴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充血水肿。可加入高锰酸钾片配制成1:5000浓度溶液,起到消炎作用。坐浴后需保持肛门干燥,避免继发感染。该方法适用于轻度脱出且无破损的痔疮。
2、局部用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外用药,含有利多卡因等成分可缓解疼痛,角菜酸酯能形成保护膜。若伴有炎症可配合普济痔疮栓等栓剂。用药前需清洁患处,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手法复位对于可回纳的脱出痔核,洗净双手后涂抹润滑油,用指腹轻柔推回肛内。复位后需卧床休息1小时防止再次脱出。若痔核水肿严重或发生嵌顿,禁止强行复位,应及时就医避免组织坏死。该方法适用于早期轻度脱垂患者。
4、调整排便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西蓝花、燕麦等,每日饮水1500-2000ml,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排便时避免久蹲用力,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长期便秘者可服用小麦纤维素颗粒调节肠道功能,减少排便时对痔核的刺激。
5、手术治疗对于反复脱出或嵌顿的Ⅲ-Ⅳ度痔疮,可考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或血栓剥离术。术后需保持创面清洁,使用痔疮止血颗粒预防出血,疼痛明显时可服用洛索洛芬钠片。手术治疗后仍需注意饮食调节,预防复发。
痔疮脱出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每日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每次收缩肛门3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若出现剧烈疼痛、出血不止或发热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感染或血栓,须立即就医。平时注意劳逸结合,久坐工作者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牙龈肿痛可通过冷敷、淡盐水漱口、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保持口腔卫生等方式缓解。
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每次敷10-15分钟为宜。淡盐水漱口可抑制细菌繁殖,建议每日3-4次。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温软易咀嚼的米粥、蒸蛋等。若疼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日常需使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理牙缝。牙龈肿痛可能与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牙龈出血、咀嚼困难等症状。
出现持续肿痛或化脓需及时就医,日常避免吸烟饮酒刺激口腔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