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伤有泥时需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清除泥沙等污染物。擦伤处理方式主要有彻底清创、消毒处理、预防感染、促进愈合、定期换药。
1、彻底清创伤口表面附着泥沙时,应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由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流动清水冲洗需保持15分钟以上,水温控制在20-30℃为宜。清创过程中避免用力揉搓伤口,防止加重表皮损伤。对于嵌入较深的颗粒物,可用无菌镊子垂直夹取。
2、消毒处理清洁后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或苯扎氯铵溶液进行消毒,消毒范围应超过伤口边缘2厘米。消毒剂不宜直接倾倒伤口,需用棉球蘸取后轻柔点涂。对碘过敏者可选用氯己定溶液,消毒后待其自然干燥再行包扎。
3、预防感染浅表擦伤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预防感染。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兆时,需口服头孢氨苄胶囊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避免接触污水及污染物。
4、促进愈合创面清洁干燥后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或磺胺嘧啶锌软膏促进愈合。较大面积的擦伤可覆盖水胶体敷料保持湿润环境。愈合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5、定期换药普通擦伤每24小时更换一次敷料,污染或渗液较多时需增加换药频率。换药时观察创面有无脓性分泌物、异常红肿等感染迹象。拆除敷料时应平行皮肤牵拉,避免新生上皮组织二次损伤。
擦伤恢复期间应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敷料移位。每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出现持续渗液、边缘红肿扩散或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愈合初期避免阳光直射创面,防止色素沉着。饮食注意补充瘦肉、鱼类、蛋类等富含蛋白质食物,以及猕猴桃、橙子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有助于加速组织修复。伤口结痂后不要强行揭除,待其自然脱落。
后槽牙隐裂可通过树脂充填、全冠修复或拔牙等方式处理。
后槽牙隐裂可能与咬合创伤、龋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咀嚼疼痛、冷热敏感等症状。对于浅表隐裂且未伤及牙髓的情况,可采用树脂充填修复缺损部位。若裂纹较深已接近牙髓,需进行根管治疗后用全冠包裹保护患牙。当裂纹延伸至牙根导致牙体纵裂时,则需拔除患牙后考虑种植修复。治疗方式需根据裂纹深度、牙髓状态及牙周条件综合评估。
日常应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牙齿隐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