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主要由碘缺乏引起,治疗需补充碘盐和调整饮食。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患病机理涉及遗传、环境、生理、外伤和病理等多方面因素。遗传因素可能导致个体对碘的需求量增加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环境因素中,土壤和水源中碘含量不足是主要原因,尤其是在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生理因素包括青春期、妊娠期和哺乳期,这些时期人体对碘的需求量增加。外伤如颈部放射治疗也可能损伤甲状腺组织。病理因素包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疾病,这些疾病可能进一步加重甲状腺肿大。治疗方面,补充碘盐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建议每日摄入量为150微克。饮食中可增加海带、紫菜、海鱼等富含碘的食物。对于严重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左旋甲状腺素。定期体检和监测甲状腺功能是预防和管理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重要措施。通过综合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小儿肺水肿是指肺泡或肺间质内液体异常积聚的病理状态,主要与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通透性增加或淋巴回流障碍有关。
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常见于左心衰竭,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导致肺静脉回流受阻,肺毛细血管静水压超过25毫米汞柱时,血浆成分渗出至肺泡形成水肿。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也可通过增加肺血流量间接升高毛细血管压力。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多见于感染性肺炎、吸入有毒气体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炎症介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使蛋白质和液体大量渗出。淋巴回流障碍则可能由肿瘤压迫、矽肺等疾病引起,淋巴管无法正常回收组织液导致液体滞留。
患儿日常需保持低盐饮食,避免剧烈哭闹加重心脏负荷,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