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流血止不住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高血压、血液疾病、鼻腔肿瘤等因素有关。鼻出血在医学上称为鼻衄,若持续出血超过20分钟或出血量较大,需立即就医处理。
1、鼻腔干燥空气干燥或频繁挖鼻可能导致鼻腔黏膜破裂出血。表现为少量鲜红色血液渗出,可伴有鼻腔灼热感。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左右,必要时可涂抹红霉素软膏保护黏膜。
2、外伤因素鼻部撞击或异物损伤可能造成鼻腔血管破裂。常见突发性大量出血,可能伴随鼻梁疼痛或变形。需立即压迫鼻翼止血,若怀疑骨折应避免按压鼻梁。外伤后24小时内可冷敷鼻部,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3、高血压血压骤升可能导致鼻腔后部小动脉破裂。多见于中老年人,出血呈喷射状且颜色鲜红,可能伴有头晕目眩。需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或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急性出血时可尝试含服卡托普利片临时降压。
4、血液疾病白血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易引发鼻衄。表现为反复出血且难以压迫止血,可能伴随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需完善血常规检查,必要时输注血小板。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或维生素K1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
5、鼻腔肿瘤血管瘤或鼻咽癌可能引起顽固性鼻出血。多为单侧反复出血,可能伴随鼻塞、头痛或颈部淋巴结肿大。需进行鼻内镜和病理检查,确诊后可选择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对于血管性肿瘤,可考虑使用普萘洛尔片进行药物干预。
日常预防鼻出血应注意保持鼻腔湿润,冬季可使用加湿器;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反复出血者建议检查凝血功能。止血时应保持坐位前倾姿势,用拇指食指持续压迫鼻翼10-15分钟,同时冷敷前额。若出血持续或伴随面色苍白、心悸等失血症状,须立即前往耳鼻喉科急诊处理。
流鼻血止不住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鼻部、填塞止血、药物止血、电凝止血等方式治疗。流鼻血通常由鼻腔干燥、外伤、高血压、血液疾病、鼻腔肿瘤等原因引起。
压迫止血适用于多数鼻出血情况,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身体稍向前倾,持续压迫5-10分钟。冷敷鼻部可帮助血管收缩,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鼻梁和前额。填塞止血适用于出血量较大时,使用消毒棉球或纱布填塞鼻腔。药物止血可使用凝血酶冻干粉、云南白药粉等外用止血药。电凝止血需由医生操作,适用于反复出血或出血点明确的患者。
鼻腔干燥引起的鼻出血可涂抹红霉素软膏保持湿润。外伤导致的鼻出血需检查是否伴有鼻骨骨折。高血压患者鼻出血时应监测血压。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需治疗原发病。鼻腔肿瘤引起的出血需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性质。反复鼻出血或出血量大时应及时就医,排除严重疾病可能。平时保持室内湿度,避免挖鼻等不良习惯,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