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通常在怀孕24-28周进行糖耐量试验。糖耐量试验是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方法,通过检测空腹及服糖后血糖水平评估糖代谢状态。
糖耐量试验需在空腹状态下进行,孕妇需先抽取空腹静脉血,随后饮用含75克葡萄糖的溶液,分别在服糖后1小时、2小时再次采血。若空腹血糖超过5.1毫摩尔每升,或服糖后1小时血糖超过10.0毫摩尔每升,或2小时血糖超过8.5毫摩尔每升,任一数值异常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该时段检查可平衡胎儿发育需求与母体代谢变化,此时胎盘分泌的激素拮抗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更易暴露潜在糖代谢异常。检查前3天需保持每日150克以上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剧烈运动或刻意节食影响结果准确性。
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后需通过饮食调整控制每日总热量,分5-6餐进食避免血糖波动,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步行,自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并记录。若生活方式干预1-2周后血糖未达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常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或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定期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孕晚期增加产检频率至每周1次,注意预防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
糖耐异常通常会出现口渴症状。糖耐异常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
糖耐异常患者由于血糖水平升高,导致血液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口渴中枢,引发口渴感。同时高血糖会导致尿糖排泄增加,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使体内水分丢失增多,进一步加重口渴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口干舌燥、夜间频繁饮水等表现。糖耐异常引起的口渴往往与进食高糖食物后症状加重相关,且饮水量明显多于常人。
极少数情况下,某些特殊类型的糖耐异常可能不伴随典型口渴症状,如肾性糖尿患者因肾糖阈降低导致尿糖阳性,但血糖水平可能未达到刺激口渴中枢的程度。部分老年患者或长期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口渴感知减退,表现为隐匿性高血糖而无明显口渴。这些情况需要通过血糖监测才能发现糖代谢异常。
建议出现持续口渴症状的人群及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日常生活中应控制精制糖和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规律运动。若确诊糖耐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血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