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胃肠镜前需注意空腹准备、药物调整、饮食限制、衣着要求及陪同安排等事项。
1、空腹准备胃镜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肠镜检查前需按医嘱服用清肠药物并禁食12小时以上。胃内残留食物可能遮挡视野,肠道清洁不彻底会影响息肉或病变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需提前与医生沟通调整降糖方案,避免低血糖风险。
2、药物调整长期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钠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者需提前5-7天遵医嘱暂停,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可用少量水送服降压药。特殊药物如胰岛素注射液需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剂量,中药制剂需停用3天以上。
3、饮食限制检查前3天避免食用火龙果、猕猴桃等带籽水果,禁食粗纤维蔬菜如芹菜、韭菜。肠镜前日午餐可进食稀饭、面条等低渣饮食,晚餐仅能饮用清汤、糖水等透明流质。饮用清肠剂后出现呕吐需及时联系医护人员补服。
4、衣着要求检查当日应穿宽松易脱的衣物,避免连体裤、束腹带等复杂着装。女性不宜化妆或佩戴首饰,活动假牙需提前取出。肠镜检查建议携带备用内裤,无痛检查者需移除指甲油以便血氧监测。
5、陪同安排无痛胃肠镜必须由家属全程陪同,术后24小时内禁止驾驶或签署重要文件。普通胃镜患者也应有人陪同,防止检查后因咽喉麻醉发生呛咳。需提前准备既往检查报告、病理结果等医疗资料供医生参考。
检查前1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黏膜损伤出血,戒烟酒以减少胃酸分泌。携带病历本、医保卡及必要生活用品,告知医生过敏史和既往手术史。术后2小时可试饮温水,无呛咳再逐步进食温凉流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持续腹痛、呕血或便血需立即返院就诊。保持情绪平稳有助于减少检查时胃肠蠕动干扰,必要时可练习腹式呼吸缓解紧张。
胃肠型感冒与肠胃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伴随症状及治疗方式。胃肠型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伴随呼吸道症状;肠胃炎则多与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相关,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胃肠型感冒通常由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引发,除恶心呕吐、腹泻外,可能出现咽喉痛、鼻塞等感冒表现。血常规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治疗以抗病毒和对症为主,如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缓解症状,同时需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肠胃炎常见病原体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粪便可能带有黏液或血丝。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轻症可用蒙脱石散止泻,细菌性感染需遵医嘱服用诺氟沙星胶囊。
胃肠型感冒的腹泻多为水样便,每日3-5次,体温多在38℃以下,病程3-5天自愈。肠胃炎腹泻次数可达10次以上,严重者出现39℃以上高热,可能引发脱水性休克。胃肠型感冒患者需注意隔离防止飞沫传播,肠胃炎患者则应严格处理排泄物避免接触感染。两者均需避免进食油腻食物,胃肠型感冒宜选择米汤等流食,肠胃炎急性期需短暂禁食。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意识模糊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餐具消毒,生熟食品分开处理,饭前便后规范洗手。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蒸苹果、山药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乳制品加重肠道负担。适量补充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