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后需注意禁食禁水时间、药物调整、陪同安排、术后观察及饮食恢复等事项。检查前8小时需严格禁食固体食物,2小时禁水;长期服药者需提前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检查后24小时内禁止驾驶或高空作业,需由家属陪同离院;术后2小时可逐步恢复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检查前8小时需禁食固体食物,2小时禁水,确保胃部排空降低误吸风险。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提前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剂量,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需停用3-5天。检查当日需携带心电图报告,穿着宽松衣物,移除活动假牙及金属饰品。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时需如实告知过敏史、既往麻醉不良反应史。检查前需完成传染病筛查及凝血功能检测,避免术中出血风险。
检查后需在复苏室观察30分钟至1小时,待麻醉完全消退方可离院。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咽喉不适或腹胀,可通过缓慢深呼吸缓解。24小时内禁止签署法律文件或重要决策,因麻醉可能影响判断力。饮食应从温凉流质如米汤开始,6小时后过渡至半流质如粥类,24小时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若出现持续腹痛、呕血或黑便,需立即返院就诊排除穿孔或出血并发症。
术后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腹压增高引发不适。可适量饮用温水促进造影剂排泄,但忌饮含酒精或咖啡因饮料。胃肠功能恢复期间建议选择低渣饮食如蒸蛋、软面条,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检查后1周内避免进食过硬、过热食物,定期随访病理报告结果。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周期。
胃肠镜检查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逐步从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检查后2-4小时可少量饮水,若无不适可尝试米汤、藕粉等流食;6-8小时后可进食稀粥、烂面条等半流食;24小时后逐渐恢复软食,如蒸蛋、豆腐等。
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可能对消化道黏膜造成轻微刺激,需避免加重胃肠负担。检查后初期选择无渣流食有助于减少肠道蠕动,米汤、过滤蔬菜汁等能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但需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半流食阶段可选用煮烂的燕麦粥、南瓜糊等低纤维食物,温度以温热为宜。软食阶段可添加嫩叶蔬菜、去皮水果等低渣食材,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恢复普通饮食后仍需避免辛辣、油炸、坚硬食物1-2周,同时禁烟酒。若检查中发现息肉切除或活检,需遵医嘱延长流食时间至48小时,并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情况。
检查后1周内应保持饮食规律,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可适量补充益生菌饮品帮助调节肠道菌群,但避免冰镇饮品刺激胃肠。恢复期若出现腹胀、恶心等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评估。长期饮食需注意膳食纤维的渐进式增加,预防便秘的同时避免肠道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