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病的检查应挂内分泌科,通过血液检查、甲状腺超声和放射性碘摄取率测定等方法进行诊断。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多汗、体重下降、手抖和情绪波动。治疗甲亢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和普萘洛尔。放射性碘治疗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和放射性碘治疗无效或甲状腺肿大的患者,常见手术方式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饮食上应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和海鲜,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稳定。
甲亢病人用碘131治疗后可能影响生育,但多数情况下影响较小。碘131治疗可能导致暂时性卵巢功能抑制或精子质量下降,但通常6-12个月后可逐渐恢复。
碘131治疗甲亢时,放射性碘主要聚集在甲状腺组织,对生殖系统的辐射剂量较低。女性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月经紊乱,但卵巢储备通常不受永久性损害。男性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精子数量减少,但很少导致永久性不育。治疗后3-6个月复查性激素水平和精液质量,多数可恢复正常。备孕前建议进行生育力评估,确保甲状腺功能稳定在正常范围。
极少数接受大剂量碘131治疗或重复治疗的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生育风险。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卵巢早衰或持续性少精症,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期。备孕前需严格避孕6-12个月,治疗后1年再考虑生育计划更为安全。
治疗后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保持均衡饮食并避免过度劳累。计划怀孕前建议咨询内分泌科和生殖医学科进行全面的生育力评估和优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