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检查通常包括心理评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主要由精神心理科或心理科医生完成。诊断过程可能涉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等标准化测评工具,结合临床症状观察和病史采集。
1、临床访谈医生会通过结构化访谈了解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症状的持续时间与严重程度,同时评估是否存在自杀风险。访谈内容涵盖睡眠障碍、食欲变化、注意力下降等伴随症状,并排除双相情感障碍等鉴别诊断。
2、量表评估常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和患者健康问卷PHQ-9进行量化评估。前者由医生评定,重点关注抑郁心境和躯体症状;后者为自评量表,可快速筛查抑郁严重程度。部分医院会采用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辅助诊断。
3、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等基础生命体征测量,甲状腺触诊及神经系统检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躯体疾病可能表现为类似抑郁的症状,需通过体格检查初步排除器质性疾病。
4、实验室检测血常规、甲状腺功能五项和电解质检查属于常规项目。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引发情绪障碍,血清维生素D检测有助于判断营养缺乏相关抑郁,必要时会进行脑脊液检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5、影像学检查当怀疑器质性病变时可能安排头颅CT或核磁共振,主要用于排除脑肿瘤、脑血管病变等。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可作为辅助手段评估前额叶皮层活动状态,但不作为诊断必需项目。
确诊抑郁症需满足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症状标准,并排除物质滥用或躯体疾病所致抑郁。建议检查前整理好症状日记和用药史,穿着宽松衣物便于体格检查。诊断期间可要求家属陪同提供第三方观察视角,但需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后续治疗可能涉及认知行为疗法或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具体方案需严格遵循医嘱。
抑郁症患者就诊应挂精神科或心理科。精神科主要针对中重度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或精神病性症状,心理科则适合轻中度患者进行心理咨询与评估。部分综合医院分科较细时可能设立心身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也可作为备选。
1、精神科:
精神科医生具备处方权,可对符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开具抗抑郁药物,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当患者出现自伤自杀念头、幻觉妄想等严重症状时,精神科能提供紧急干预。该科室通常配备心理测评量表、生物反馈仪等专业设备。
2、心理科:
心理科侧重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正念训练等非药物手段改善抑郁症状。适合轻度抑郁或药物辅助治疗阶段,医生会评估社会心理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疏导。部分医院心理科与精神科合并为心理精神科,可同时提供药物与心理治疗。
3、心身医学科:
该科室关注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症状,如抑郁症伴随的慢性疼痛、消化紊乱等。采用整合治疗模式,结合药物与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物理干预,适合以躯体不适为主诉的隐匿性抑郁症患者。
4、临床心理科:
部分三甲医院设立的亚专科,由精神科医生与临床心理学家共同坐诊。除常规诊疗外,可提供团体治疗、家庭治疗等特色服务,对青少年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等特定人群更具针对性。
5、急诊精神科:
当抑郁症急性发作出现严重自杀行为或木僵状态时,需立即前往急诊精神科。该科室配备快速镇静药物和物理约束措施,能实施危机干预并安排紧急住院,待病情稳定后转至普通精神科继续治疗。
就诊前可记录情绪波动规律、躯体症状和应激事件,便于医生准确评估。首次就诊通常需完成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测评,必要时进行甲状腺功能、脑电图等生理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或瑜伽等温和运动,饮食注意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酒精和过量咖啡因摄入。家属应学习非批判性倾听技巧,避免使用"想开点"等无效安慰,定期陪同复诊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