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龈下刮治、根管治疗、拔牙后种植修复、正畸牵引等方式治疗。牙齿松动通常由牙周炎、外伤、咬合创伤、骨质疏松、颌骨囊肿等原因引起。
1、牙周夹板固定牙周夹板固定适用于中重度牙周炎导致的牙齿松动。通过树脂或纤维带将松动牙与邻牙固定,分散咬合力。治疗需配合龈下刮治清除菌斑,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控制感染。固定后需定期复查,避免咀嚼硬物。
2、龈下刮治龈下刮治针对牙周袋深度超过4毫米的病例。采用超声波刮治器清除牙根面结石和病变牙骨质,必要时辅助使用甲硝唑口颊片控制厌氧菌感染。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需配合氯己定含漱液维护口腔卫生。
3、根管治疗根管治疗适用于牙髓坏死引发的牙齿松动。清除感染牙髓后,用氢氧化钙糊剂充填根管,最后用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严重根尖病变者可辅助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周期通常需2-3次就诊。
4、种植修复对于Ⅲ度松动无法保留的患牙,建议拔除后选择种植修复。术前需评估骨量条件,骨量不足时需进行引导骨再生术。种植体植入后需等待3-6个月骨结合期,期间可佩戴临时义齿。
5、正畸牵引正畸牵引适用于外伤导致的牙齿移位性松动。通过镍钛弓丝施加轻力牵引,配合玻璃离子水门汀制作咬合垫。治疗期间需避免咬硬物,定期更换牵引力值,全程约需6-12个月。
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避免单侧咀嚼。吸烟者需戒烟,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发现牙龈出血及时就诊。骨质疏松患者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3碳酸钙片,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咀嚼时出现明显疼痛或松动加剧,应立即到口腔科检查。
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可通过牙周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松动牙固定术、手术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改善。牙周炎通常由菌斑堆积、咬合创伤、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牙周基础治疗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能清除牙结石及炎性肉芽组织,消除牙龈红肿出血。根面平整术可去除受感染的牙骨质,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治疗后需每3-6个月复查维护,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
2、药物治疗米诺环素软膏可局部注入牙周袋抑制厌氧菌,甲硝唑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用于急性感染期。伴有骨质吸收者可辅助服用钙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胃肠反应及过敏症状。
3、松动牙固定术采用纤维带或金属丝结扎松动牙与邻牙,适用于Ⅱ-Ⅲ度松动患牙。固定期间避免咬硬物,配合使用冲牙器清洁牙间隙。永久性固定需待炎症控制后采用树脂夹板或烤瓷联冠修复。
4、手术治疗翻瓣术能直视下清除深部牙石和病变组织,引导性组织再生术适用垂直型骨缺损。对于无法保留的Ⅲ度松动牙,拔牙后需考虑种植修复。术后需服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
5、日常护理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洁2次,配合牙线清理邻面。戒烟限酒减少刺激,控制糖尿病等系统疾病。每餐后使用冲牙器,选择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复发迹象。
建议每日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适当补充牛奶、奶酪等钙质食物,避免过硬或粘性食物加重牙齿负担。坚持使用牙间隙刷清洁固定装置周围,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或溢脓需及时复诊。长期缺牙可能导致邻牙倾斜和对颌牙伸长,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制定修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