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上颌窦及筛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窦炎症,通常表现为鼻塞、头痛、面部压痛等症状,可能由感染、过敏、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鼻腔冲洗、手术干预等。
1、感染因素: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双侧上颌窦及筛窦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常见的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治疗时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500mg/125mg,每日三次、头孢克肟胶囊200mg,每日两次等。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布洛芬缓释片400mg,每日两次缓解疼痛。
2、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患者易发生双侧上颌窦及筛窦炎。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可引发炎症。治疗时可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10mg,每日一次、鼻用激素喷雾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日一次,每次两喷控制症状。
3、解剖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解剖异常可导致鼻窦引流不畅,引发炎症。对于严重的解剖异常,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鼻中隔矫正术、鼻息肉切除术等。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4、环境刺激: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烟草烟雾等环境中,易引发鼻窦炎症。改善生活环境,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症状。可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每日两次清洁鼻腔,减少炎症刺激。
5、免疫系统异常: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易发生双侧上颌窦及筛窦炎。治疗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干预,如使用免疫调节剂或免疫抑制剂。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控制炎症。
双侧上颌窦及筛窦炎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鼻窦引流。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定期开窗通风,可减少鼻腔干燥和炎症刺激。
听力筛查不过可能与遗传因素、中耳积液、耳道堵塞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是导致听力筛查不过的常见原因之一,部分新生儿可能存在先天性耳聋或听力发育异常。中耳积液多由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积液会影响声音传导,导致筛查结果异常。耳道堵塞可能由胎脂、耵聍或异物造成,这些物质会阻碍声波传入内耳。听力筛查不过通常表现为对声音反应迟钝或无反应,部分婴儿可能伴随耳部不适或哭闹。
对于遗传性耳聋,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辅酶Q10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辅助治疗。中耳积液可尝试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耳道堵塞需由医生使用专业器械清理,避免自行掏挖。
建议家长定期带婴儿复查听力,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