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拔的智齿通常是阻生智齿,尤其是低位水平阻生、骨埋伏或靠近神经管的智齿。这类智齿因位置异常、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或邻近重要解剖结构,导致手术难度和风险显著增加。
阻生智齿的拔除难度主要取决于其生长位置和形态。低位水平阻生智齿完全埋藏在颌骨内,牙冠朝向前方抵住邻牙牙根,需去除大量骨质并分割牙齿后才能取出。骨埋伏智齿被致密骨组织完全包裹,术中需要精准去骨以避免损伤下颌神经管。近中倾斜阻生智齿虽然部分萌出,但牙根可能呈钩状弯曲或与下颌管紧贴,分离时易引发神经损伤。牙根异常分叉、根尖肥大或与上颌窦底毗邻的上颌智齿,也属于高难度拔除类型。
特殊解剖变异会进一步增加手术复杂性。如下颌智齿牙根与下牙槽神经缠绕,或上颌智齿与上颌窦黏膜粘连,术中可能发生神经暂时性麻木、窦腔穿孔等并发症。高龄患者因骨质硬化、牙周膜间隙消失,牙齿与颌骨结合更紧密。既往有颌面部放疗史或骨质疏松者,术后可能出现愈合延迟或病理性骨折。
建议术前通过曲面断层片或锥形束CT明确智齿与神经血管的立体关系。选择经验丰富的口腔外科医师操作,术中采用超声骨刀等微创设备可降低邻牙损伤风险。术后需严格遵循冰敷、避免吸吮动作等医嘱,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嘴唇麻木超过24小时应及时复诊。保持口腔清洁并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有助于预防干槽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