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可通过症状观察和医学检查判断。
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或憋醒等症状。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导致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唇短厚翘起、牙齿排列不齐等。夜间症状加重时可出现睡眠不安、频繁翻身等情况。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反复发作的中耳炎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时需警惕腺样体肥大可能。
医生通常通过鼻咽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确诊。鼻咽镜可直接观察腺样体大小及阻塞程度,X线侧位片或CT扫描可测量腺样体与鼻咽腔的比例。对于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或出现并发症的患儿,建议尽早就医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较重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日常应注意观察儿童睡眠质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症状加重。
腺样体4度肥大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如腺样体切除术或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腺样体4度肥大属于重度肥大,可能因反复感染、过敏或遗传因素导致,常伴随睡眠呼吸暂停、鼻塞、听力下降等症状。对于轻度症状可尝试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缓解炎症,或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改善过敏反应。但药物仅能暂时控制症状,无法根治结构性问题。若出现长期张口呼吸、夜间憋醒或生长发育迟缓,需考虑手术干预。腺样体切除术通过口腔内镜完整切除肥大组织,术后恢复期约1-2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创伤较小,通过低温消融缩小腺样体体积,适合部分特定病例。两种术式均需全身麻醉,术前需完善鼻咽部CT等检查评估。
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鼻腔通气情况。饮食宜清淡,避免过热或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