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通常采用TI-RADS分级标准,主要分为1-6级,级别越高恶性风险越大。
甲状腺结节的分级标准主要用于评估结节的恶性风险,帮助医生制定后续诊疗方案。1级代表正常甲状腺组织,无结节存在。2级为良性结节,囊性成分占优势,恶性概率低于2%,通常建议定期复查。3级指可能良性结节,实性为主但形态规则,恶性概率2-5%,需6-12个月随访。4级分为4A、4B、4C三个亚型,4A恶性概率5-10%,4B为10-50%,4C达50-85%,这类结节需结合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明确性质。5级结节具有至少4项恶性征象,恶性概率超过85%,建议手术治疗。6级为经病理确诊的恶性结节。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应避免过度焦虑,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限制高碘食物摄入。建议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观察结节变化。若出现声音嘶哑、颈部肿块快速增大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日常可适当增加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如巴西坚果、牡蛎等,避免颈部受压或外伤。
甲状腺结节通常位于甲状腺内,多见于甲状腺两侧叶的中下部。甲状腺是位于颈部前方的内分泌器官,具体位置在喉结下方2-3厘米处,形似蝴蝶,分左右两叶。结节可能单发或多发,多数通过超声检查可明确位置。
甲状腺结节在腺体内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右侧叶结节发生率略高于左侧叶,可能与右侧甲状腺体积稍大有关。结节常见于腺体中部及下极区域,上极相对较少。部分结节可向胸骨后延伸形成胸骨后甲状腺肿。结节位置与性质无直接关联,但靠近包膜的结节可能更易被触及。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结节与甲状腺被膜、气管、颈动脉等周围结构的关系,对评估手术风险有重要意义。
日常需注意避免颈部受压或外伤,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节变化。若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结节短期内迅速增大,应及时就医排查恶性可能。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避免过量刺激甲状腺。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