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程长短和症状表现。急性中耳炎通常病程较短,症状明显;慢性中耳炎病程较长,症状可能较轻但反复发作。分辨两者需结合症状、病程及检查结果。
1、病程与症状
急性中耳炎病程通常在3周以内,症状包括剧烈耳痛、听力下降、耳闷、发热等,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抓耳。慢性中耳炎病程超过3个月,症状可能较轻,如间歇性耳痛、耳流脓、听力逐渐下降,但容易反复发作。
2、病因与病理
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炎症累及中耳黏膜。慢性中耳炎则可能与急性中耳炎未彻底治愈、反复感染、鼓膜穿孔或中耳结构损伤有关,长期炎症可能导致中耳骨质破坏或胆脂瘤形成。
3、检查与诊断
耳镜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急性中耳炎可见鼓膜充血、膨隆,可能伴有积液;慢性中耳炎可见鼓膜穿孔、中耳积液或胆脂瘤。听力测试和影像学检查(如CT)可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
4、治疗方法
急性中耳炎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和局部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慢性中耳炎需根据病情选择治疗,轻度可尝试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中重度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鼓膜修补术、乳突根治术或胆脂瘤切除术。
5、预防与护理
预防中耳炎的关键是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保持耳部清洁干燥。急性期应避免用力擤鼻,慢性期需定期复查,避免耳部进水。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番茄),增强免疫力。
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制定方案,及时就医是关键。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中耳炎,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都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