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CVC通常指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经皮穿刺置入大静脉的医疗装置,主要用于输液、采血或血流动力学监测。
1、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是通过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等途径置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其尖端位于心脏附近的大静脉,能够快速稀释高渗药物,适用于长期静脉营养、化疗药物输注及危重患者抢救。导管材质多为聚氨酯或硅胶,根据用途可分为单腔、双腔和三腔导管。
2、临床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常用于重症监护室、肿瘤科及血液透析领域。主要适应症包括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需输注刺激性药物的病例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需求。在血液透析中使用的带涤纶套导管也属于CVC范畴,可留存数月用于规律透析治疗。
3、置管操作置管需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常采用赛丁格技术或超声引导穿刺。操作前需评估凝血功能,选择合适穿刺部位,颈内静脉因感染率较低常作为首选。置管后需通过X线确认导管尖端位置,理想位置应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
4、并发症防控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寒战高热。机械性并发症包括气胸、血胸和导管异位。血栓形成可能导致导管功能障碍或肺栓塞。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手卫生、规范敷料更换、定期冲封管及尽早拔除不必要的导管。
5、维护要点日常维护需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定期冲管,输液接头需酒精消毒。敷料应保持干燥清洁,透明敷料每7天更换,纱布敷料每2天更换。出现渗血、疼痛或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评估。非耐高压导管禁止用于CT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射。
中心静脉导管作为重要的医疗工具,其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并规范操作流程。患者应避免牵拉导管,洗澡时使用防水敷料保护。医护人员需定期评估导管必要性,减少不必要的留置时间。出现导管相关并发症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抗感染治疗、溶栓处理或手术干预,必要时需拔除导管并送微生物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