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外耳道疖肿化脓可通过局部消毒、药物治疗、切开引流等方式治疗。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化脓后需及时处理避免感染扩散。早期可用碘伏溶液消毒患处,配合局部热敷促进炎症消退。若形成明显脓头,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对于脓液积聚较多的情况,需由医生在无菌操作下切开排脓,术后定期换药。治疗期间避免掏耳、游泳等可能污染创面的行为,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
保持耳部干燥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若出现发热或耳周肿胀需立即就医。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药物治疗可选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有助于减轻炎症和改善咽鼓管功能。物理治疗包括咽鼓管吹张术、鼓膜按摩等,可促进中耳通气。对于病情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鼓膜置管术或鼓室成形术等手术治疗。
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通畅,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