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若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急性肾衰竭、严重感染或血栓栓塞时可能危及生命。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多数肾病综合征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长期控制病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如微小病变型肾病对激素治疗敏感,继发性肾病综合征需积极控制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基础疾病。早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减少蛋白尿,利尿剂能缓解水肿症状,他汀类药物有助于调节血脂。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保持适度蛋白质补充,定期监测肾功能和尿蛋白变化。
少数患者可能因治疗不及时或病情急剧进展出现危险情况。大量蛋白尿持续存在会导致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增加重症感染风险。低蛋白血症可能引发全身水肿甚至胸腔积液、心包积液。高凝状态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这些并发症需紧急医疗干预。终末期肾病患者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或电解质紊乱,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
确诊肾病综合征后应尽早在肾内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中断治疗。日常注意预防感染,避免过度劳累,控制血压和血糖在理想范围。每3-6个月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生化指标,出现尿量明显减少、呼吸困难或肢体肿胀加重时需立即就医。
单肾人通常可以正常生活,但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检查。单肾可能是先天性孤立肾、后天手术切除或捐献导致,多数情况下剩余肾脏可通过代偿维持正常功能。
先天性孤立肾者若肾脏结构功能正常,通常无特殊健康风险,但需避免剧烈碰撞腰部。部分人群可能合并泌尿系统畸形,需定期超声检查排除积水或结石。术后单肾者恢复期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减轻肾脏负担,术后3-6个月肾功能稳定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运动员等职业需评估运动强度,对抗性运动可能增加肾脏外伤风险。
少数单肾人群可能出现进行性肾功能下降,常见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长期高盐高脂饮食可能加速剩余肾单位损伤,需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妊娠期单肾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概率略高,需加强产前监测。某些肾毒性药物使用需更谨慎,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加急性肾损伤风险。
建议单肾人群每年进行尿常规、血肌酐和肾脏超声检查,保持每日饮水量1.5-2升。避免滥用保健品和肾毒性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出现水肿、尿量减少或腰痛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日常可进行游泳、快走等低冲击运动,避免橄榄球、拳击等可能造成肾外伤的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