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心脏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心肌耗氧量增加、贫血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减少高脂肪高盐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监测血压血糖指标,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2、药物治疗硝酸甘油片可扩张冠状动脉缓解急性发作,阿司匹林肠溶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低心肌耗氧量。瑞舒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稳定斑块,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改善冠状动脉痉挛。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牙龈出血或肌肉疼痛需及时就医。
3、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狭窄程度后,可进行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手术通过导管将支架送至病变部位,撑开狭窄血管改善血流。术后需服用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支架内血栓,1年内避免磁共振检查。
4、外科手术多支血管病变可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取患者大隐静脉或胸廓内动脉作为桥血管。体外循环下完成血管吻合,术后需在监护室观察24-48小时。伤口愈合期保持胸骨固定,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扩胸运动。
5、心脏康复训练术后2周开始低强度康复运动,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制定个性化方案。使用心率监测设备控制运动强度,靶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结合呼吸训练和营养指导,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6个月后评估运动耐量改善情况。
心肌缺血患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备急救,避免寒冷刺激和饱餐后活动。每日监测晨起静息心率,定期复查血脂血糖和心电图。保持饮食清淡,适量食用深海鱼和坚果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出现持续胸痛超过20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建议每3-6个月进行心脏超声和运动负荷试验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