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咳嗽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小儿慢性咳嗽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咳嗽、胃食管反流、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生活干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性物质。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痰液。饮食上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可适量食用蜂蜜、梨等润肺食物。夜间抬高床头可减少胃食管反流诱发的咳嗽。家长需定期清洁床品,减少尘螨等过敏原。
2、物理治疗采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帮助湿润气道,每日重复进行。一岁以上儿童可尝试胸背部轻叩排痰。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过敏性咳嗽患儿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减少鼻后滴漏刺激。家长需注意物理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操作。
3、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过敏性咳嗽可选用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哮喘相关咳嗽需规范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气雾剂。胃食管反流患儿可能需要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用药须严格遵循儿科医生指导。
4、环境控制清除家中霉菌、蟑螂等过敏原,定期除螨。避免使用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化学刺激物。流感季节减少公共场所暴露,家庭成员出现呼吸道症状时需隔离。保持适宜室温,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家长需记录咳嗽发作时间与环境因素关联。
5、病因治疗鼻窦炎患儿需配合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腺样体肥大可能需手术评估。百日咳感染者需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心因性咳嗽需心理行为干预。部分患儿需进行肺功能检查排除支气管发育异常。
小儿慢性咳嗽治疗期间,家长应记录咳嗽频率、时段及诱因,避免擅自使用镇咳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饮食注意营养均衡,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免疫功能调节。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复诊,长期咳嗽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排除肺结核等特殊感染。